湘潭市司法局落实“千万帮扶工程”实施方案
湘潭市司法局 xtsf.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12-08-25 00:00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千家左右企业和万名左右干部,结对万户左右困难家庭开展帮困扶贫活动(以下简称“千万帮扶工程”)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安排,为确保我局开展“千万帮扶工程”工作取得实效,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组织机关干部访民情、听民声、解民难,具体帮助一批贫困群体创业致富、脱贫解困,使“千万帮扶工程”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暖心工程”、改善贫困群体生产生活状况的“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满意度的“满意工程”,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幸福湘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成立局“千万帮扶工程”领导小组,市政协副主席、局长傅军和党组书记刘新明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局政治部),负责日常工作,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胡亚彪兼任办公室主任,局直机关党委和政治部相关工作人员任办公室成员。
三、 参与对象和帮扶方式
“千万帮扶工程”主要是在局机关68名干部中开展。
采取一人一户的帮扶方式,直接结对帮扶对口联系乡镇(谭家山镇)、共建社区(岳塘区新建社区)、双联企业(市电动工具厂)、新农村建设共建村(湘乡市育塅乡育塅村)。具体的帮扶户在我局群众工作联系村、社区中确定,由各科室确定后统一造册报局“千万帮扶工程”办公室(政治部),其中局领导和县处级干部按照分管工作由相关科室与分管、协管领导商定。领导班子成员要联系帮扶难度较大的家庭。
四、 帮扶内容
开展“千万帮扶工程”重点是两个方面,即帮创业扶产业、帮生活扶家业。
(一)帮创业扶产业。就是通过帮助有创业、就业能力的困难家庭,抓好致富项目,找到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早日脱贫致富。
1、对有创业愿望、有创业基础或有产业发展需求的困难家庭,提供资金、技术、项目、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创业致富,增强自主“造血”能力。
2、对有劳动能力、就业需求的,组织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或介绍就业,增加困难家庭收入。
(二)帮生活扶家业。就是通过结对联系、送钱送物、助学助医等方式,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活上遇到的特殊困难。对子女读书难的困难家庭,对因灾、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家庭,参与结对帮扶的干部尽可能帮助解决一些具体生活困难,使他们渡过难关。对于按政策能够纳入低保、“五保”、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希望工程等帮扶项目的,与有关部门对接,落实有关帮扶资金。
五、实施步骤
(一)摸底调查,确定对象(2012年8月底前)
按照局群众工作联系安排表,以科室为单位直接到村、社区联系衔接,协商确定具体帮扶户,使用全市统一的《“千万帮扶工程”帮扶对象摸底表》登记造册。
(二)结对联系,开展帮扶(9月1日至12月中旬)
1、走访入户,了解帮扶户的实际困难,制定帮扶计划。
2、对帮扶户实施帮扶。填写全市统一制作的“千万帮扶工程联系卡”,在帮扶户家醒目张贴公布。党支部和党员帮扶事项列入“创先争优”内容进行公开承诺。
3、每名干部每年一般入户四次,要求自行进村入户、自交伙食费、自己解决交通问题;提倡与帮扶家庭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基本情况清、帮扶措施清、思想动态清。在帮扶过程中,每名干部要写一篇以上《民情日记》,并以科室为单位及时将了解到的民情向局帮扶办或有关部门反映,涉及本局和本科室职能范围内的事项,要想办法帮助解决。
4、加强组织调度。各科室每月将汇总情况报局帮扶办,局帮扶办每季度向局帮扶领导小组报告一次进展情况并同时上报季报表,突出问题、特殊情况要及时向局帮扶领导小组反映。根据局帮扶领导小组意见,每季度进行一次讲评。
(三)总结考评(2012年12月下旬至2013年1月上旬)
1、各科室将帮扶情况进行总结并报局帮扶办。
2、局帮扶办做好迎接上级考评准备工作。
3、科室、党员干部参与帮扶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年度评先评优和党员民主评议。
六、有关要求
(一)统筹安排,加强领导。“千万帮扶工程”要与“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群众工作有机结合,各部门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
(二)改进作风,严肃纪律。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要带头参与,示范带动。干部入户帮扶要严肃群众工作纪律,不准要求县乡层层陪同,不准收受土特产品,不准干扰基层工作。
(三)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建立考核制度,将开展帮扶情况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群众工作、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局帮扶活动办要加强对帮扶情况的组织督查。局党政主要领导的帮扶情况是上级重点检查内容。认真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对帮扶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落后的要通报批评;要在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推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推动活动深入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
- 全部留言
- /
- 评论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