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书萃︱(五十)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湘潭市司法局 xtsf.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24-11-04 10:06
大家好,我是赵爱林。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万历十五年》。
读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仿佛穿越回那个遥远的明代万历年间,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与命运。此书不仅是对一个特定年份的详尽叙述,更是对整个明代后期社会政治生态的深刻剖析。
作者黄仁宇以古今纵向分析、东西横向比对的“大历史观”,从技术角度检视在该年前后的历史性事件及其生活在当时的历史人物,抽丝剥茧般梳理出明朝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本书分为七个篇章,以六个历史人物为主题展开讲述。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所有的大事情都是先从不引人注目的小事情发展而来的,如同草原上的风。万历十五年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一年:这一年,万历皇帝从励精图治转而“无为而治”;这一年,海瑞、戚继光相继去世;这一年,是首辅张居正去世后的第五年……但这些看起来似末端小节的事,实质上却是今后发生大事的症结。其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这句话也警示我们,告诫我们小事不可小觑,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必须不弃微末、防微杜渐,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注重各种细节,才能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明代制度落后,以儒家的道德观念治国,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在帝国运行的初期,这一评判标准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的繁荣强大,其弊端也随之显现,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落后和失败。通读全文,让我更加深有体会: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针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与此同时,也应当发挥道德对于人们行为的指引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面对基层群众时,既要重视释法的工作,加大普法宣传,筑牢“中国之治”的法治根基;也要坚持说理的工作原则,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借助道德教育的手段,引导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之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司法行政干部,我更应当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融入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同时,要用道德来滋润人心,真正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 全部留言
- /
- 评论
-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