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书萃︱(五十五)湘潭司法行政青年李雷与你一起分享《精英的傲慢》

湘潭市司法局 xtsf.xiangtan.gov.cn 发布时间:2024-12-09 10:12

  各位书友,大家好!我是本期悦享书萃分享人李雷。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的著作《精英的傲慢》。

  曾经,社会承诺人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在公平竞争之下,优胜者应该获得奖赏。尽管它最终没有实现它所承诺的理想,但这一优绩至上主义的伦理核心仍然得到现代社会的推崇。

  桑德尔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写下《精英的傲慢》一书,对优绩制展开了探讨。优绩主义侵蚀着公共利益,它导致胜利者产生“成王败寇”的傲慢,使成功者自陷于由“努力”编织而成的迷雾当中,导致他们深深鄙夷那些比自己不幸、比自己更缺乏资格的人。

  桑德尔在书中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优绩制造成了一种“暴政”,让社会撕裂、背离正义,也让工作丧失了尊严。他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切入,揭示了优绩制的不公平: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因素大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例如性别、种族、地区、健康状况、天赋、家庭背景等,这些“运气”和你努不努力没有关系,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能否进入大学、能选什么样的工作。这进而给社会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命运如此深刻地依赖于我们无法选择的运气,那么我们已经获得的成就是我们理所当然获得的吗?

  该如何摆脱优绩主义的陷阱呢?本书总共分为七个章节来引导读者思考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桑德尔首先认为这种理想主义的思维本身就有缺陷,其次他带领读者从三个方面展开思辨: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如何建立每一份工作的价值和尊严、重新反思成功的意义——以此来探寻不同阶层能够共谋的一种公共利益,走向一种更加包容的公共生活。

  “孔乙己的长衫”这一话题早已热度消退,“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的口号取而代之——似乎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不应该迷信努力真的会带来阶层提升的结果,而应该把目光聚焦在真实的人生体验中;不以单一的职业、收入、家庭状况作为人生的评判标准,而是更加尊重多元化的职业和人生选择,以便重塑劳动的尊严。当心中旧优绩主义的高墙坍塌时,被困在墙内的人就能看到外面苍茫的原野,辽阔、丰富而又生机勃勃;胜利者不再自陷迷雾而导致行差踏错,失败者不再深陷焦虑,被困于生活的一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解读